广州黄花岗公园在哪里 黄花岗公园在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先烈中路79号广州黄花岗公园在哪个区 黄花岗公园位于广州市越秀区 广州黄花岗公园简介:
黄花岗公园又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位于广州市先烈路。辛亥年三月二十九日(1911年4月27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攻打两广总督,经一昼夜血战,终因寡不敌众而失败,喻培伦等100余人牺牲。同盟会员潘达微冒险奔走四方,由慈善机构出面收殓遗体,共得72具,合葬于此。潘氏死后,亦附葬于此。
烈士墓园内除了72烈士之墓外,还有被誉为中国航空之父的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家和飞行家冯如之墓、陆军上将邓仲元之墓、被孙中山誉为"中国革命空军之父"的杨仙逸之墓、被孙中山称"为共和殉难之第二健将"的史坚如之墓以及越南烈士范鸿泰之墓等。
建国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视陵园建设,筑起围墙,加强整治保护。1961年被国务院第一批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和1986年政府两次拨款维修,使浩气重光,1986年被评为"羊城新八景"之一,名"黄花浩气"。 广州黄花岗公园主要景点:浩气长存
竣工于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 正门牌坊长31米、宽3米、高13米。门额上以花岗石镌刻着孙中山先生题写的"浩气长存"四个贴金大字。从词义上说,浩气就是正气。 七十二烈士之墓
1911年4月27日(农历三月二十九日),同盟会发动广州起义失败,喻培伦、林文、林觉民、方声洞等100多人殉难,潘达微先生将收殓的72具遗骸营葬此地。 默池 建于1921年(民国十年)。默池正面正处在主墓道,是瞻仰、拜祭先烈必经之道。游客走上拱桥,由于斜坡的作用,便会不由自主地把头低下,就像低头默念,使人肃然起敬。 纪功坊 于1921年(民国十年)建成。纪功坊由前后各72块青石叠成崇山形,象征72烈士。这些青石分别刻上当时国民党海外各地支部名称和个人的名字,作为纪念他们捐款建设墓园有功的"献石"。纪功坊上的横额,是12个字的篆文:"缔结民国七十二烈士纪功坊"。由著名的革命党人 章炳麟书写。 献石堆顶上屹立着自由女神像,表达了要为建立自由平等国家而奋斗的革命思想。 红铁门石牌坊 公园南墓道入口。 黄花亭 建于1926年(民国十五年)。 黄花园风景区 四季如画,风景怡人。 龙柱 国民党安南党部于1926年3月(民国十五年献造)。用著名的连柱青石雕刻而成,高3米,柱身为倒卷的青龙,柱底为鲤鱼跃龙门。这对龙柱,体现了革命先烈为中华民族腾飞而奋斗的磅礴气势。 四方池 建于1921年(即民国十年)。当时民国菲律宾埠中国国民党第一支部、第二支部同敬献。池壁上刻着七十二烈士庐塘基(意思是房舍,有池塘)。 孙中山手植树 它出自孙中山先生手泽,是黄花岗墓园繁多的树木中最有历史意义的封植。1912年陵园初建时,两粤广仁善堂恭请孙中山先生手植松树四棵,这是仅存的一棵。 潘达微墓
潘达微,广东番禺人,1906年参加同盟会,三·二九起义失败后,他冒死发动广仁善堂收集烈士遗骸及以房契作抵押,购得东郊红花岗,是以秋日黄花喻烈士不屈的品格。从这以后,黄花岗之名沿用至今。碑廊 碑廊里是后人为纪念缅怀死难烈士所立的碑。 紫罗兰网球角 拥有两千平方米绿化面积的园林式西餐厅和茶艺室,内设国际标准的网球场。 箭竹顶 箭竹顶茶场是何子渊家的祖传产业,地僻山高,环境险峻,外人轻易不敢涉足,正是革命党人畅谈国是,针砭时弊的理想场所。故,但凡党内、盟内有重大事项要最后敲定,均要到箭竹顶协商、拍板,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之一。 广州黄花岗公园门票及开放时间: 门票:免费开放 开放时间:6:00-22:00广州黄花岗公园交通: 周边公交:(黄花岗站)6,11,16, 65, 74, 78,78A,85,112,127,127短线,192, 201, 219, 220, 223, 236, 285, 290, 535, 833, 862B ,862, 高峰快线12, 高峰快线8, 夜46, 夜5,夜69,夜71,大学城4线 附近地铁:5号线—— 区庄站,6号线——黄花岗站。
可以介绍下你们的产品么?
你们是怎么收费的呢?
现在有优惠活动么?
感谢您的关注,当前客服人员不在线,请填写一下您的信息,我们会尽快和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