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历史文化之历史介绍
虽然上海自南宋咸淳三年(公元1267年)就设镇,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就筑城,但真正在中国历史中留下浓重色彩的还是在1843年以后,这一年因鸦片战争上海被迫正式开埠。
上海被迫开埠后,帝国主义列强纷纷侵入上海,他们在上海竞相设立租界,建造了大量的房屋建筑和设施,外滩的万国建筑群和原来是跑马地的人民公园便是其中的代表。整整一个多世纪,上海成了外国侵略者“冒险家的乐园”。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法租界秘密成立,并在今天的中共“一大”会址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1925年爆发了五卅运动,中国人民的武装斗争拉开了序幕。1937年惨烈的淞沪会战爆发,上海人民被拖入战争的漩涡。1949年5月27日上海被解放。
进入九十年代后,上海重新成为中国最重要的经济、金融及贸易中心。1993年,浦东开发开放,加快了城市发展速度。如今已经成为全国经济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2010年世博会将在上海举行。
上海历史文化之文化绍
海派文化
“海派”一词是20世纪20年代北京一些作家的创造,用于批判当时上海某些文人和某种文风,海派的对立面是京派,海派和京派象征着申国两种风格迥异的文化。京派是传统的,海派则是叛逆的标新立异、中西结合的产物,充满浓郁的商业色彩和民间色彩。
1843年开埠以前上海从属于江南文化,并渊源于长江流域江浙的古吴越文化。海派文化传承了吴越文化的亲水性特征,以及其敏感和细腻。对其他文化体现出一种宽容的姿态,善于接受新鲜文化因子,形成海派文化多元性的特点。
开埠后大量自南而来的浙江人和自北而来的江苏人构成上海主要的“移民”群。吴越文化大胆开放的冒险性格及雄健恢宏的拓边精神构成了海派文化的开创性特征。之后西方文明又于此首先登陆华夏大地,上海由一个小镇迅速蜕变为全国的商业经济重心,中西大汇融的海派文化随之渐趋形成。
上海文化在外来文明和中国传统文明之间,在精英文化和通俗文化之间呈现出开放的姿态,敢于打破成规,锐意革新,广采博纳,“海纳百川,兼容并蓄”成为海派文化的精髓,并体现于上海文化的方方面面。
上海历史文化之名人故居
解放前的上海是一个名人荟萃的地方,大批经典的历史故事在这里留下烙印,很多历史人物在这里驻足,由此产生了一大批名人故居。
鲁迅在1927年来到上海,到1936年逝世,在上海整整生活了9年,经常去内山书店,也多次去过虹口公园。后来将鲁迅的墓从万国公墓迁到了虹口公园内。鲁迅逝世二十周年时,园内一座江南民房风格的鲁迅纪念馆建成,后公园正式改名为“鲁迅公园”。
鲁迅故居是一幢红砖红瓦的3层楼房,为一代文化巨匠1933年至1936年逝世前居住和工作的寓所。在这里,鲁迅从事了大量创作,翻译、编辑工作、还组织了“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和“左联”活动,屋内现陈列着主人生前用过的珍贵物品和写作用具。
距鲁迅故居不远处就是著名的多伦路文化街了,这条在地图上难觅其踪的小街在中国近代文化史上却写下了浓重的一笔。诸多彪炳史册的文化名人如鲁迅、瞿秋白、郭沫若、茅盾等曾在这里聚首、呐喊和战斗。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中华艺大、上海艺术剧社、公啡咖啡馆这些都是他们的战场。多伦路及周边的几条马路,从一个侧面集中显现了了这个历史印迹和文化缩影。路边那些栩栩如生的街头铜像描绘着当时文人的风采,那些故居遗址静静地讲述着那个时代的故事。
香山路7号是一座幽静的欧式花园住宅,这里是孙中山故居, 1918年至1924年孙中山先生与夫人宋庆龄居住在这里。室内的陈列是1956年宋庆龄按当年原样布置的,绝大部分是原物。距此不远处的幽静雅致的皋兰路上,张学良将军在1934年、1935年期间,与赵四小姐曾在此居住。复兴中路512号,绘画大师刘海粟1935年居住在这里,他创办了中国第一所美术学校上海美术专科学校。
淮海中路927弄59号,著名作家巴金在这幢房子三楼,从1937年起生活了18年,在这里完成了他的代表作《激流》三部曲的后二部《春》、《秋》和名著《寒夜》的写作 。华山路303弄16号的蔡元培故居是闹市中的一角安然恬静,这是一幢欧式小洋房。杰出的民主革命家、教育家蔡元培先生1937年寓居于此。当然要论到最能牵动人们心弦的名人故居,张爱玲在常德路195号上的住过的常德公寓,早已成为各地张迷们来上海必到的朝圣处所。虽然这里现在是居民楼不能进去,但是仅仅站在屋外,已能体会到旧日上海的华丽苍桑。